带您全方位了解无线充电的行业新闻!
AGV(自动导引车)搬运机器人的充电桩根据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,主要分为以下五种形式:
1. 接触式充电桩(导电式)
通过金属电极物理接触传输电能,分为滑触式(轨道充电)和插针式。
特点:结构简单、成本低、充电效率高(可达95%),但电极易磨损,需定期维护,且存在火花风险,适用于低粉尘、低湿度的环境。
典型场景:工厂仓储AGV、产线物料搬运车。
2. 无线充电桩(感应式)
基于电磁感应原理,非接触传输电能。
特点:无物理接触,安全性高,支持自动充电(AGV停靠即充),但效率较低(约80%90%),成本较高,适合高频次、自动化要求高的场景。
典型场景:医疗物流AGV、半导体车间无尘环境。
3. 换电柜(电池组更换)
AGV直接更换备用电池,无需等待充电。
特点:补能速度快(35分钟),但需备用电池和机械换电装置,初期投入大,适合24小时连续作业的物流中心。
应用案例:京东“亚洲一号”仓库采用换电AGV,日均作业时长提升40%。
接触式和无线充电为主流方案,换电柜侧重高强度作业。选择时需综合考量成本、效率、环境适配性及运维复杂度。